最后说江陵这一路。
江陵攻守双方的主帅挺有意思,魏吴两军的统帅都是各自主公年轻时的好友。
先介绍魏军主帅夏侯尚。
夏侯尚,字伯仁,沛国谯郡人,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
从军的履历十分丰富
1、曹操平定冀州时,夏侯尚任军司马。
2、代郡乌桓叛乱,夏侯尚跟随曹彰征讨,平定乌桓。
3、蜀将孟达投降,夏侯尚率徐晃拿下上庸郡,迫使刘封败走。
曹丕称帝后,封夏侯尚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
虽然这次南征曹真职位上高于夏侯尚(曹真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但江陵攻防战的主帅还是夏侯尚。
朱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的从军经验也不弱于夏侯尚
1、担任临川郡太守时,朱然率二千郡兵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平定山贼。
2、吕蒙偷袭荆州之役,朱然与潘璋在临沮截击关羽。
3、与刘备大战的夷陵一战,朱然在涿乡大破刘备水师,切断了蜀汉的退路。
吕蒙病重之际,孙权曾问吕蒙:“谁可以代替你?”
吕蒙答:“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
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魏军投放在江陵战线的兵马虽然不如曹休多(夏侯尚所部有三万人,徐晃、张郃为曹魏宿将,皆统数千兵马,满宠常屯兵于荆州,兵力亦为数千,曹真围城的兵力大约五万余到七万之间,魏军总数约十万人),但将领的阵容远远胜之,除去曹真、夏侯尚两位大都督,还有名将张郃、徐晃,此外还有熟悉荆州的满宠,文聘。
魏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江陵,孙权派出诸葛瑾率领潘璋、孙盛等前去救援。
抵达江陵前线后,诸葛瑾没有急于入城,主力屯兵在江南,同时派孙盛入驻江陵城南的江心沙洲(这个沙洲叫“百里洲”,面积不小,因为孙盛带了上万兵马)
诸葛瑾的这种打法和刘备在夷陵之战的表现有相似之处,一个字就是耗,他不求大胜,只要保障江陵不被包围,确保补给物资能送到城内即可。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你要调动别人,不能让别人调动你。
诸葛瑾按兵不动,对面的夏侯尚开始变招了。
吴军占了江心岛,没有强大水军的魏军似乎没有办法。
夏侯尚绞尽脑汁思考破敌之策,他对魏国的这位主公很了解,曹丕这次伐吴虽然是三路出击,但是主战场就在江陵!
因为曹丕本人已经亲临宛城督战!
曹丕为啥更看重江陵战场,三点:
1、荆州接连经历关羽的襄樊战役、吕蒙的偷袭荆州、刘备的夷陵大战三场大战,人口和资源损耗极大。
2、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江东将疲兵劳,战斗力不高。
3、刘备还在白帝城,曹丕也在幻想刘备会不会乘势反攻夷陵(事实上,无论刘备是否有出兵意愿,陆逊所部的确被牵制在了夷陵,无法参战)
夏侯尚苦思之后想出了一套全新的水陆两栖作战计划。
魏军制造了时称“油船”的冲锋舟,夏侯尚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战法,从上游顺流而下快速登陆,因为江东水军力量最防备的也是这个方向。
夏侯尚反其道而行之,令油船从下游出击。
魏军的攻击方向的确出乎江东大军的意料,油船顺利突破江东水军的封锁,从两翼包抄登陆百里洲。
这只是夏侯尚的水军计划,他同时还准备了陆军的突袭攻势。
孙盛在岛中筑坞结寨,还有上万人马,仅靠小舟登陆的魏军不足以击溃岛上吴军。(如果不能将主力运送上来,江东的水军主力一旦来援,登岛部队就会被包饺子,曹操第一次攻打濡须时就曾用油船抢占过江心岛,很快就被东吴水军围歼)
这批登陆部队主要的任务并不是攻打孙盛的防御阵地,上岸后,反而迅速抢占百里洲的北侧滩涂,与北岸结成浮桥。
早已在岸边整装待发的张郃,待浮桥一成便领步骑渡江(此时是秋冬季节,江水较浅,夏侯尚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文条件)
形势逆转!
张郃骑兵的加入,一下子把江东的水军优势抵消,大战变成了有利于魏军的陆战。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并屯兵于洲上水坞。
夏侯尚在浮桥两端共部署了三万兵马,借助浮桥,每日往来川流不息,这让谨小慎微的诸葛瑾不敢来夺岛,江陵的补给线被魏军彻底摧毁。
诸葛瑾龟缩不前,江东在荆州的另外两支军队也望城兴叹、
夷陵的陆逊要防备刘备。
坐镇武昌的孙权被魏国的江夏太守文聘阻于沔口。
江陵若丢失,夷陵、秭归等地将不攻自破,荆州的南部三郡也会暴露在魏国的威胁之下。
孙权不仅要把偷袭荆州的战果吐出,之前和刘备划江而治的三个郡也可能全部拱手让出!
围城的曹真见诸葛瑾不敢跨江增援,开始全力攻城: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虽然朱然毫无惧色,但是城中将士的军心已经动摇了,江陵县令姚泰就起了投敌之心:姚泰领兵备守城北门,见在外魏兵强盛,城中人少,粮谷食欲尽,因而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正要事发之际,为朱然察觉,将姚泰处死。
内奸虽除,仍改变不了大局,城内只剩五千人,如果城外仍无援军到来,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诸葛瑾难道不知道朱然的危急嘛?
他给出的理由是: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他在等待时机,等到春水再起的时候利用水军优势对浮桥发动进攻。
但是潘璋反对。
江陵现在被魏军日夜攻打,随时就会陷落,没有时间再等了!
再说攻打浮桥,一定要靠水军嘛?
潘璋率本部兵马到魏军上流五十里(避开魏军的视线),建立水城,然后砍伐数百万捆芦苇,绑成大筏。
他想顺江放筏,点燃芦苇,烧毁浮桥!
江陵战场的夏侯尚、曹真尚未发现这个威胁,但曹丕身旁还有高人。
夏侯尚建浮桥时,满朝上下一片叫好,只有董昭上疏:“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夫兵好进恶退,常然之数。平地无险,犹尚艰难,就当深入,还道宜利,兵有进退,不可如意。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桥而济,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狭也: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贼频攻桥,误有漏失,渚中精锐,非魏之有,将转化为吴矣。臣私戚之,忘寝与食,而议者怡然不以为忧,岂不惑哉!加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就不破贼,尚当自完。奈何乘危,不以为惧?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
董昭的意思浮桥之计风险太大,即使没有敌人的火攻,很快春季就要到来,江水一旦上涨,就如诸葛瑾所料,浮桥将难保,浮桥一断,百里洲上的数万魏军精锐就全是吴军的俘虏了(别忘了关羽是如何水淹七军的)
曹丕听后大惊,即刻下诏令夏侯尚退出百里洲,魏军撤退的很隐蔽,吴军没有发现,但也延缓了撤军的速度。
魏军才退兵十天,江水果然暴涨,潘璋火也可以不放了,和诸葛瑾两面夹击,此时魏军尚有两部仍未撤出,将军石建、高迁仅得自免。
江陵前后围了六个多月,由于朱然率部顽强守城,魏军损失惨重,加上江东收复江洲,江陵又可以恢复与外界的联系和物资补给。
仍在犹豫退兵的曹丕再接到东线两路大军无功而返的奏报后,终于下定决心召回夏侯尚、曹真两人。
至此,曹丕的三路伐吴被孙权彻底瓦解,江东方面接连战胜了刘备、曹丕,孙权的威望一时达到了顶点。
当然曹丕也并非没有收获,借伐吴,淮南、荆州两大军区司令官曹休、夏侯尚彻底抓牢了地方兵权(之前的荆州兵权掌控在年事已高的曹仁手里,淮南则由张辽主导,一个非曹家嫡系,另一个年纪已大)
但是复盘这三场大战,孙权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只要江东水师在,魏军始终无法掌握战争的主导权。
但是在争夺最激烈的江陵攻防战,魏军曾短时间内化解了江东的水军优势。
朱然能孤军守城将近一年,的确正面他有成为名将的资格。
但是这一切的背后,难道不该归于江陵那天下第一的城防嘛?
(江陵府城,州城本有中隔,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
三面环水、两城互为依靠,五千吴军可以独挡数万魏军围攻一年,不由让人叹息,如果没有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叛徒,关羽精心打造的江陵城足以抵挡江东大军。
防守缜密、进攻一流,单打独斗也是顶尖,孙权是拿下了荆州,但之后吴国有人打出关羽在襄樊战役那种令曹魏上下担忧十分要迁都避让的气势和战绩嘛?
蜀,小国尔,名将唯羽。